山寨吃雞游戲請注意!藍洞公司要來維權嘍!_消費者維權
說起最近最火的游戲類型,“吃雞”應該就是最佳答案了。所謂“吃雞”游戲,就是大逃殺類的FPS/TPS游戲,PC端的《絕地求生:大逃殺》把這類游戲的熱度推向了頂峰。
《絕地求生:大逃殺》是今年游戲市場最大的黑馬——無論是世界,還是中國。這款游戲不久前剛剛公布了自己取得的成績:在發(fā)售7個多月后,游戲在Steam平臺的銷量超過了2000萬套,而這其實還是一款正處于EA(搶先體驗)階段的游戲,并不算是一款開發(fā)完成的游戲。在制作人的計劃中,游戲將會有7張地圖,而目前玩家還只能體驗到其中一張海島地圖。
在《絕地求生:大逃殺》中,玩家們會空降到一個孤島上,拾取武器來和其他玩家相互殘殺,還需要跑步或者利用載具來逃離危險區(qū)域,最后生還的一人或者一隊,就能獲勝,游戲也會彈出“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的恭賀語句。
隨著《絕地求生:大逃殺》在Steam上的優(yōu)異表現(xiàn),全球掀起了一波吃雞熱潮,11月8日凌晨騰訊最新手游《光榮使命》的預約發(fā)布,國內最大游戲商也正式入局吃雞,截至目前騰訊在線預約人數(shù)已突破300萬。以小米的《小米槍戰(zhàn)》、網易的《荒野行動》、騰訊的《光榮使命》為代表的國內手游吃雞之爭算是正式拉開了序幕。
不過當幾大火熱吃雞的國內手游廠商,正沉浸在市場的火爆氛圍時,《絕地求生》的原作廠商可看不過去了。韓國開發(fā)商 Bluehole 近日在中國手游市場發(fā)現(xiàn)有多達 20幾款的《絕地求生》盜版手游涉嫌侵犯知識產權。這些手游產品不僅在人物美術,UI等方面均仿造《絕地求生》的素材設計,在游戲的宣傳標語和名稱上都與絕地求生端游高度相似,游戲主界面也與端游雷同。
這些游戲甚至在軟件商店中的下載榜排到了靠前位置,而且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沒有獲得藍洞公司的授權。也就意味著這些游戲都屬于違法侵權,因此藍洞公司決定采取相應措施。希望通過法律來解決侵權問題,并用法律來維護自己權益,之后能夠達到沒有廠商利用市場來抄襲。
藍洞官方表示,將對中國手游市場上的吃雞盜版手游采取相關法律措施,進行知識產權維權。目前正在透過相關律師事務所采取相關對策,面對中國盜版手游意圖利用市場,來涉嫌侵害《絕地求生》知識產權,我們將會采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對于藍洞而言,這是藍洞極為罕見地對其他游戲模仿《絕地求生》的行為要求維權。此前對《堡壘之夜》打造大逃殺模式時,藍洞也僅對其行為表示“擔憂”,并未采取更多動作。吃雞手游的興起,必然會導致一部分中國玩家的流失,這是絕地求生不愿意看到的,中國地區(qū)昂已經成為《絕地求生》的主要市場。此次警告國內吃雞手游,可能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維護其中國市場。
那么到底中國游戲廠商模仿吃雞游戲到底有哪些風險呢?
1、政策風險
近期廣電總局也發(fā)表了對“大逃殺”游戲的通知,對該類游戲的血腥、暴力等元素提出質疑,對該類游戲提出不鼓勵的態(tài)度。根據(jù)此指導意見再結合最近大廠相關手游上線且表現(xiàn)出色,我們的理解:
1)政策依然是對內容和精神導向有嚴格管控,不允許出現(xiàn)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國內上線的“吃雞”類游戲必須將原版大逃殺中血腥、暴力等元素去除,從而引導玩家進行健康的游戲體驗;
2)從網易和小米已上線的“吃雞”手游來看,基本都是較早拿到了出版版號,產品上線后對游戲內容也有所調整。騰訊官網披露即將上線的“吃雞”類產品《光榮使命》已經進行了域名的修改,也將于預期正常上線;
3)政策并不是扼殺游戲創(chuàng)新,而是進行規(guī)范,引導玩家健康娛樂。此外對不規(guī)范吃雞類產品的限制也間接利好已上線的產品。
2、版權風險
一、游戲規(guī)則、游戲玩法算不算侵權?
游戲規(guī)則的相互模仿已經成為游戲界公開的秘密。典型的如“消除類”游戲,只要在手機應用商店中搜索“連連看”,就能搜索出幾千個搜索結果,游戲規(guī)則大同小異。具體到“水果連連看”類游戲,就有“水果連連看”、“Q版水果連連看”、“天天消水果”、“天天連連看”等多種版本。那么問題來了,游戲規(guī)則的模仿,是否構成著作權侵權?
某種程度上說,模仿游戲規(guī)則會導致同質化游戲的產生,從而碾壓原創(chuàng)網絡游戲的市場份額。但游戲規(guī)則的完全創(chuàng)新是非常困難的,有些游戲的原創(chuàng)者已經很難追溯;不少人也提出游戲規(guī)則屬于思想的范疇,而著作權法只保護思想的表達,不保護思想本身,因此游戲規(guī)則不屬于著作權法的保護范疇。
當年沸沸揚揚的“三國殺訴三國斬”案件中,“三國殺”方面主張“三國斬”采取同義詞替換、詞序倒裝的方式改變“三國殺”中的人物的選擇、人物的技能、游戲牌的效用、游戲規(guī)則的文字描述,構成“剽竊他人作品”。“三國斬”方面則辯稱游戲設計者所做的工作,包括確定設計大方向(將三國背景和殺人卡牌游戲聯(lián)系起來)、設計框架(將卡牌分成身份、體力、角色和游戲牌,并確認游戲規(guī)則)、設計細則(游戲牌當中的分類、功用的確定、角色牌的技能賦予等)屬于著作權法意義上的思想,不是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單純從游戲規(guī)則而言,“三國殺”也非清清白白,正如“三國斬”方面提出的,《三國殺》整個的設計思路,模仿了意大利卡牌游戲“bang!”。當年游戲界人士曾期望“三國殺訴三國斬”案件為游戲業(yè)中游戲規(guī)則相似是否構成侵權指明方向,樹立標桿。可惜的是,本案最終沒能成為游戲界的里程碑,盛大方面在2010年底向杭州市西湖區(qū)人民法院申請撤回訴訟。
單就目前而言,中國司法實踐中尚未存在因兩款游戲的游戲規(guī)則相似而認定后開發(fā)的游戲構成對先開發(fā)游戲的侵權。因此,目前模仿其他游戲的游戲規(guī)則仍屬于“安全區(qū)域”,但司法實踐不會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游戲領域逐漸由蠻荒時代走向規(guī)范化,不排除將來模仿游戲規(guī)則被認定為侵權。
所以結論是目前游戲規(guī)則的模仿和游戲玩法的模仿不構成侵權!
二、角色、圖片、音效等游戲元素的模仿抄襲構不構成侵權?
游戲產品不是代碼的簡單拼合,文字、圖案、音樂、角色是游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游戲中的文字、圖案、音樂等可能構成文字作品、美術作品以及音樂作品,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根據(jù)著作權法的規(guī)定,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fā)行或者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作品的,屬于侵權行為。
司法實踐中有不少法院支持著作權人、認定模仿游戲文字、圖案、音樂等構成侵權的案例。暴雪、網易訴上海游易就是新鮮出爐的典型案例,2014年11月18日上海一中院認定:上海游易在《臥龍傳說——三國名將傳》中使用的標識和個別動畫構成對《爐石傳說:魔獸英雄傳》的復制,侵害了著作權人對相關作品享有的復制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再如,上海魔力游數(shù)字娛樂有限公司開發(fā)的《寶貝坦克》游戲中的部分角色形象和裝備與深圳市網域計算機網絡有限公司開發(fā)的《英雄島》游戲中的角色形象和裝備極為相似,后者在法庭上通過現(xiàn)場演示模擬上海摩力游如何剪接《英雄島》中的角色,最終獲得法院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游戲中大段的游戲背景、人物、世界觀介紹可能構成文字作品。對于單個單詞構成的角色或裝備名稱,由于單個名稱的獨創(chuàng)性認定比較困難,且著作權法對文字作品的獨創(chuàng)性要求相對美術作品更嚴格,因此司法實踐中傾向于不將角色或裝備的名稱認定為作品。舉例來說,在NEXON等訴騰訊公司等侵犯著作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法院盡管認可“泡泡堂”和“QQ堂”游戲的若干道具名稱具有相似之處,但同時認定原告并不對諸如“太陽帽”、“天使之環(huán)”、“天使之翼”等名稱享有著作權。前段時間,《大掌門》游戲因使用金庸小說中的“楊過”、“東方不敗”、“天山童姥”等虛擬人物名稱以及“倚天劍”、“屠龍刀”等裝備名稱,而被搜狐暢游起訴,最終雙方以庭外和解結束糾紛。雖然庭外和解的原因我們無從得知,但筆者認為《大掌門》方面因為使用小說角色姓名和裝備名稱構成侵權的可能性較小。之后《大掌門》修改所有涉嫌侵權的內容,但保留了人物名稱,事件的處理結果也從反面印證了這一判斷。
所以角色、圖片、音效等游戲元素的模仿抄襲構成侵權,游戲開發(fā)廠商模仿需謹慎!
三、源代碼剽竊構不構成侵權?
互聯(lián)網企業(yè)的跳槽極其常見,但員工走了,往往不是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而是有可能盜用公司的源代碼。
目前中國法院認定計算機軟件侵權的標準為“接觸+實質性相似”原則,具體而言就是從以下兩個方面審查:第一,侵權人是否曾接觸過被侵權人享有著作權的作品;第二,請求保護作品與被控侵權作品之間是否構成實質性相似。在員工侵權案件中,“接觸”往往較為容易判定,如果被侵權人提供侵權人和被侵權人勞動合同并說明侵權人在軟件開發(fā)過程中的職責,或者提供證據(jù)說明軟件已經公開發(fā)行或銷售即可。在“實質性相似”標準的判斷上,考慮到計算機軟件的性質,司法實踐中在相似性比對過程中一般會采用“逐句對照法”(即將軟件作品進行逐字逐句的對照)、“全部觀念及感覺對照法”(即從兩件軟件作品的整體風格、特點、感官等方面是否相似出發(fā))以及“三段論認定法”(即從軟件的輸入、輸出是否存在相似性予以判斷),具體的比對因素主要有數(shù)據(jù)結構、功能設計、源代碼、文件、工具名等。
防止源代碼侵權,取證至關重要,權利人要注意及時做好證據(jù)保全措施??v觀目前能查詢到的司法判決,盡管在離職員工未經許可使用游戲公司源代碼的案例中,游戲公司的勝訴概率很高,但游戲公司獲得賠償金額少的可憐,一般為幾萬元至幾十萬元人民幣。
3、解決方案
為此,ULegal游戲行業(yè)法務團隊為游戲行業(yè)專門推出了《游戲行業(yè)侵權風險排查》《游戲行業(yè)洗錢風險排查》、《游戲行業(yè)涉賭風險排查》、《游戲行業(yè)資金池傳銷風險排查》、《游戲行業(yè)法人違法犯罪風險排查》、《游戲行業(yè)國家監(jiān)管風險排查》、《游戲行業(yè)投融資服務》等法律專項服務,為了讓平臺更健康正規(guī)地運營,有需要的游戲行業(yè)從業(yè)者和平臺方,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有法務”,聯(lián)系我們喲。
服務范圍
商標打假維權:專業(yè)團隊商標維權訴訟20年,代理商標侵權調查,商標糾紛,假冒商標等法律服務專利侵權維權:專利侵權賠償 , 產品外觀侵權 , 專利官司 , 侵犯別人的專利 , 費用合理 , 經驗豐富 ,可提供上門咨詢處理服務,讓服務一體化!
版權侵權訴訟:版權侵權主要是侵犯版權人的財產權利,比如未經版權人同意,擅自以發(fā)行、復制、出租、展覽、廣播、表演等形式利用版權人的作品或傳播作,快速響應,1天內應訴解決.
公司品牌維權:專注于品牌維權20年,解決亂價,竄貨,假貨問題.專業(yè)服務團隊,為品牌提供多家品牌維權
消費者維權:為您提供最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全文、消費者權益、消費者組織、消費爭議、消費稅、旅游消費、消費稅、消費損害賠償、三包法、產品質量、食品安全等
打擊不正當竟爭:打擊不正當?shù)姆绞竭M行競爭,如商業(yè)毀謗、商業(yè)賄賂 、侵犯商業(yè)秘密、虛假廣告等
品牌打假維權:中國打假網專業(yè)品牌打假23年,由中國打假第一人王海帶隊為你提供品牌打假服務;快速的檢索到違規(guī)侵權鏈接.全面維護品牌權益,維護品牌知名度
企業(yè)打假維權: 維權打假,既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又打擊了售假冒偽劣商品的不法分子,凈化了市場經濟。企業(yè)打假不是花拳繡腿,在加強自身企業(yè)品牌效應
維權法律援助:中國打假網長期專注于企業(yè)打假法律顧問服務,擅長辦理重大,疑難,復雜打假及假貨法律合同案件,以法律工匠的精神,為客戶提供定制化法律援助
服務優(yōu)勢:維權為什么要選王海公司
隱私保障嚴格保密制度,保障打假維權隱私價格公道價格透明、公道,不收取任何額外的費用
專業(yè)齊全擁有10多個法律事務,涉足所有法律事務
快速響應30秒快速響應,7*24小時提供在線/電話免費服務
服務精致專業(yè)律師提供解決方案,一對一專業(yè)問題解答
專業(yè)律師隨時提供一對一法律咨詢服務24小時隨時響應解決消費維權等法律糾紛,提供最快的消費維權法律咨詢途徑,消費者維權法律咨詢電話4000456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