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侵權賠償數額標準是什么
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并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xié)商解決;不愿協(xié)商或者協(xié)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侵權行為人予以賠償。接下來由維爾利網的小編為您介紹專利侵權賠償數額標準是什么。
一、專利侵權賠償數額標準是什么?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jié)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二、專利侵權的歸責原則是怎樣的?
【本站網址:https://www.m.qinshanghan.cn】依專利法第六十三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銷售或使用者只有符合“不知道”且“來源合法”時,才可以免除賠償責任,但仍然構成侵權,應承擔停止侵害和消除影響的責任。也就是對善意的銷售或使用者來說,停止侵害和消除影響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賠償則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但這種混合原則的使用范圍不能延及制造或進口專利產品的行為。
過錯不是專利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在確定行為人的侵權責任時,對停止侵權責任適用無過錯責任,而賠償損失責任則按不同的場合分別適用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對同一專利侵權行為可以適用不同的歸責原則來確定不同的民事責任,應當說與傳統(tǒng)理論對侵權行為歸責原則的認識更為合理。
以上便是維爾利網的小編為您介紹的關于專利侵權賠償數額標準是什么的內容。根據專利法第五十八條的規(guī)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由此可知專利侵權雖然主要給予民事制裁,但有時也需要刑事制裁。
通過接受客戶委托,向法院收集證據,他不僅包括商標權利保護和專利(版權)權利保護,知識產權商業(yè)權利保護公司不僅可以批量打擊,還可以幫助權利持有人,給權利持有人更多的選擇,與專業(yè)造假者相比,這種模式更適合品牌權利保護。
維權電話:4000456007